红泥湾金仙寺来历

侵权或有害信息举报入口 2019-12-27 12:56

金仙寺始建唐朝末年,兴盛于明清,成为古宛东最负盛名的寺院,当时规模宏大,最多僧人达180多人,信徒众多,每逢佛事,香客如云。现有明代龙头石碑和寺院柱顶石等文物存入客堂,更多的石碑造像已埋在许南公路桥下,已探明的金仙寺铁佛像深埋在金仙寺不远的农户房屋下面,不久将来与世人见面。到

民国时期,近代高僧海墨长老,出家前曾潜入该寺院,从事抗战工作,由于受僧人的感召剃度出家,后成为豫西南一代名僧。岁月流逝,风雨侵蚀,金仙寺加之战乱破坏,民国末年逐渐衰落,墙颓屋废,大量佛教文物流失在民间,失去了往日的壮观景象,到解放初期少量僧人被迫还俗。

虽寺不再,佛驻心中。目前己投资1150万元,建成天王殿、接引殿等各类殿堂和客堂及僧人寮房50多间。大雄宝殿已完成筹资、规划,将于近期动工兴建。接引殿三圣佛像、千佛殿千手观音像,伽蓝菩萨等多尊佛像雕工精美,相貌庄严,于农历2010年9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大典之后,寺院晨钟幕鼓传遍宛东大地,正法久住,经声不断,法轮常转。

目前金仙寺,眼下常住僧人6人,常住居士4人,坚持不攀缘不化缘,严守戒律,精进修行。用他们的行为,带领周边多个乡镇信士上千人来寺院念佛修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佛教重大节日,社旗、方城等地居士香客也云集于此。目前金仙寺已经成为宛城最有影响力寺院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