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灵活性”的城市。下雨时,它吸收水,储存水,浸泡水,净化水,并在需要时“释放”和使用储存的水。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
施工应结合自然手段和人工措施。在保证城市排水和防涝安全的前提下,雨水应更大程度地储存、渗透和净化在城市地区,以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协调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协调供水、排水等水循环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海绵体”。城市的“海绵体”不仅包括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水系,还包括绿地、花园和透水道路等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渗透、滞留、收集、净化和再循环,剩余的径流通过管网和泵站排出,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海绵城市建设应以城市建筑、居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建设为载体。例如,让城市屋顶“绿色”和“绿色”屋顶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缓解热岛效应,同时保留雨水。道路和广场可以铺设透水路面,尤其是城市的绿地应该完全“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