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下面我们就讲一则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小故事。阳明读朱子书,对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终一无所获,反大病一场。毫无疑问,王阳明这次“格竹”是失败的,留下的不过一片茫然。
后人对此评价不一,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说:“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认为少年王阳明试图通过仅仅一“格竹”,就可照见自我,以达“格物致知”至境,实在过于天真。又有人附会“阳明格竹”旧事,续貂一则异闻,言:阳明病愈见一老者,老者于阳明好一番教训,他说:“格物不是与物相争斗,不是凭空推究。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无尺无以知长短,无秤无以知重量,无晷无以知天时,所谓格物致知,意在于此也。”又指中华人士于格物一道,不知细究物理,穷其毫端,只知一味整体观,更还耽于参禅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这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中国人就知道讲道德,说玄虚,全没有科学意识和实践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这里,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中华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学。然则后面还有一事,那就是“龙场悟道”。当时,阳明被贬谪贵州龙场任驿丞,此时他人到中年,又历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诸般感怀,又对当年“格竹”旧事耿耿,终于某日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指出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王阳明认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却要从自己内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当然,阳明也不是完全反对“格物致知”,他只是强调,“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