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和他的孙子,都是姓芈,氏熊,前者名槐(也就是芈槐、熊槐),后者名心(也就是芈心、熊心)。探讨姓氏问题,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古时候,姓和氏是分开的,直到汉代,姓和氏才合二为一。
《史记·楚世家》云:“季连姓芈,是楚国王族的祖先……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居丹阳。”
依据古时对姓氏的规定,我们可知,当时季连的芈姓为大宗,百世不改,由嫡长子继承。而其它的庶子都要另立新氏,为这一小宗的始祖。而鬻熊之子则是以其父的字为氏,成熊氏。因此,依据《史记》记载,至少从熊丽到熊绎均为芈姓熊氏无疑。
但是,依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又出现了许多“楚王酓某某”的字样,如在公元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的楚王酓胐鼎,铭文记:“楚王酓胐铸造此鼎,以供岁祭之用,置于集厨……”。在公元1978年发掘的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编钟架上,挂有一件镈钟,铭文为:“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可能,此时的楚王,已从芈姓熊氏,改为熊姓酓氏。因为据相关专家研究,在古代,氏在三代以后是可以改为姓的。另外,楚国从立国开始,在楚王的带领下,“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从不足百里的弹丸小国,一度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国家。基于此,楚王改熊氏为熊姓,重新订立新氏为酓氏的论断,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姓氏的订立规则的。到了汉代,中国统一,不存在重新立“氏”的问题,姓氏合二为一,楚王后裔便以熊为姓。而由于楚国灭亡后,没有了楚王的存在,他的氏“酓氏”,也便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