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了那些只斗力,先发制人,没有智慧,头脑简单的人。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不是害怕,而是等待老鼠跳窜后疲乏。它出击我便退回,他退回我又出击,用的是这种计谋阿。哎,单凭个人勇力意气拼斗的人,跟这老鼠有什么两样呢?本文通过记叙猫鼠相斗,说明了宁斗智不斗力的道理。敌疲我打,后发制人,是克敌制胜的一种重要策略。其寓意为宁斗智不斗力的道理。敌疲我打,后发制人,是克敌制胜的一种重要策略。
中学语文课本古诗,有两首是必选的:《伐檀》和《硕鼠》。原因很简单:两首都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明白如话、音韵谐美;更重要的是,两诗都借劳动者之口讽刺农奴主,跟我们的社会学理论是一致的。《伐檀》一般认为是农奴在河边伐木时所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干活,很有点“累并且快乐着”的意思。可是一抬头,看见河对岸“君子”家的庭院里稻捆堆成山,屋檐下挂着吃不完的獾子、山鸡,就气不打一处来:您老身不动、膀不摇,享受着如此丰厚的劳动成果,凭什么呀?——可话是反着说出来的:人家可是君子,不白吃饭啊!《硕鼠》的讽刺更隐晦,用的是比喻:“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大田鼠啊大田鼠,别吃我的粘谷子吧,我供养你这么多年,你就是不肯看顾我。诗人因此发誓说:这回我要离开你了,去寻找世间的乐土,那才是我恬适的家呢!这是农奴假借跟“硕鼠”对话,向农奴主发出警告呢:你那么无情地对待我,我只有一走了之!
对这两首诗做阐释的,不是掌握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人,而是汉代一个专攻《诗经》的老经师毛苌。他给《诗经》作序,对《伐檀》的评价是:“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讥刺贪婪。当官的贪婪下作,不干活光拿钱,真正的君子得不到提拔。他对《硕鼠》的评价是:“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讥刺暴敛。百姓讽刺国君横征暴敛,侵渔百姓、政治腐败,那种贪吃又怕人的性格,就像大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