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染丝是说人容易善变的意思。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自译: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
墨子用丝比作人性,天生是白色的,经过不同染料的浸染,被染成了不同的颜色,这种后天的浸染,就形成了不同的善性与恶性。所以墨子说:“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不仅国君会因浸染变色,基层的公务员也会受到不同的浸染。墨子举例说,明君贤士、仁义显人是染成的:“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墨子又举例说:贪暴恶君也是染成的:“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并说:“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
看了这段文字,感觉与别的古代圣贤比,这个墨子显得很肤浅;而且缺乏灵性;还很功利。其实说个人更合适,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道理是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流民意,决定于民众的利益取向,贫穷时希望富足,一旦赤贫便无所顾及要推翻一切,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富足时希望平安享乐。说国家有如染丝一样,总觉得牵强得很。说国君还差不多。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