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
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问》等军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
《农政全书》凡六十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项,全书共50多万字,其中徐光启自著6万多字,余为他精心编录的农业文献。徐光启生前已编成此书,但未及定稿出版。后由陈子龙等整理出版,并作了一些增删。“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①刊于崇祯十二年(1639)。
明初奖励垦荒,一岁数收的耕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东南沿海双季稻已普遍种植,岭南还出现了三季稻。明代重视棉业生产,“税粮亦准以棉布折米”,②此时棉花生产已从江南推进到华北各地,遍布天下。江南则进一步扩展生产,松江一带明代中叶植棉面积几乎与水稻相等。玉米大约在16世纪初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各地随即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