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当初选十五阿哥永琰为太子,让并不出众的永琰当皇位继承人,这也是备受世人议论的一件事。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不过永琰后来当上皇帝之后就改名了。永琰为什么要改名?
清朝乾隆的儿子都是永字辈的,像五阿哥永琪,以及后来当上了皇帝的十五阿哥永琰一样。永字辈是乾隆亲自给规定的,乾隆在位的时候不光规定了皇子们取名要按着“永”字辈来顺延,还为后面几代也规定了命名的辈分问题。直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溥”字,也是遵循了乾隆皇帝的遗愿。
因为是乾隆皇帝的规定,所以大清皇室的子子孙孙莫不乖乖遵循。可是到了永琰这里,他却没有跟兄弟们保持队形。永琰继位当皇帝之后,就把改名为颙琰了。当然在读音上还是永琰。
嘉庆之所以改名字,也并非是忤逆乾隆的意志,而是一旦他当上大清皇帝之后,底下的百官百姓就会有特别多的忌讳。尤其是跟皇帝名讳有关的,百姓都会尽量的避开。不能跟亵渎了天子的名字。所以嘉庆从十分常见的永字,改为生僻的颙字,也是一种体贴民生的表现。这样一来能够体现出天子与天下人的不同,同时也避免了百姓在取名上要处处避开“永”这个字的烦恼。
皇上继位之后就改名的不光只有嘉庆,嘉庆之后的道光帝即位之后也改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叫绵宁的,后来继位之后改为旻宁。不过到了咸丰,同治,还有之后的光绪跟溥仪这里,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大概也跟大清国力日渐衰弱,连带着天子的地位跟威严逐渐被削弱的原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