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由赵丹周璇主演的影片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80年代,意大利著名影评家达西拉奇惊叹说:马路天使堪称一个奇迹它所体现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比意大利在战后提出的要早得多。
袁牧之14岁时就参加了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为唯一小演员18岁开始因在一些话剧中的出色表演而受到戏剧界的重视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剧1930年,他在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下,接受了进步思想1934年,袁牧之加入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并主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桃李劫,获得了进步舆论的一致赞扬。
1930年,袁牧之放弃大学学习,投身于左翼戏剧事业,曾主演洪深编剧的五奎桥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科夫编剧的怒吼吧!中国田汉编剧的回春之曲等剧目他在实践中重视艺术总结,著有牧之随笔戏剧化装术两个角色的戏和演剧漫谈等书1934年8月至1935年4月,曾编辑过中华日报的戏周刊36期他主张演员表演时应脱了自己而变成剧中的角色他提倡通过外形技术来摹拟角色精神生活,并尝试过许多钻研角色和体现角色的方法,为当时的表演艺术开辟了一条新路
1935年,继桃李劫之后,袁牧之在影片风云儿女中扮演了主人公--一个由沉沦到觉醒,最后走上抗战前线的青年—-辛白华同年10月,他又成功地编导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都片是一部暴露当时社会不景气大都市生活尔虞我诈以及小市民愚昧无知的影片袁牧之把舞台技巧移到银幕上来,为中国影坛创造了喜剧片的典型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也是袁牧之电影执导的处女作他在片中扮演拉洋片老头。
1936年,袁牧之转入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影片生死同心在生片中,他一人兼饰两个角色—爱国青年李涛和柳元杰他们性格各异,形象鲜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
1937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更是脍炙人口马片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的真实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抨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袁牧之以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导演技巧,把悲剧内容和喜剧手法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整个影片的风格既明快幽默,又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