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的意思最早是主宰,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员的通称。在我国古代,丞相为官名,而宰相为一种官僚等级制度。
通俗地讲,丞相和宰相的关系为丞相包含在宰相之中。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人的官职;而丞相则具体是指某一人的官职。因此可以说,宰相包含丞相。
在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宰相”基本上是不会用来做正式的官职来使用的。当然也有例外,就是在辽代,辽时“宰相”曾短暂的被用作正式官职来使用,《辽史.百官志》载“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当时辽代设有南北宰相府,它们的最高长官就是“南北宰相”。
但是对于他们到底是不是宰辅之职,目前还存在着疑点,有学者认为他们是可汗之下统帅部族的首领,而非宰辅性质的官职。那么在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既然“宰相”几乎就从来没被用在正式的官职名上,那它为何会被用作丞相、相国、中书令等这些总揽全国最高政务的官职的通称呢?
其实这一切都得从先秦时期说起,相传商代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周礼》载:“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周时大宰就是掌礼、政、刑、教、事等六典的最高长官,即百官之首),他们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全国最高权力的官员。因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习惯用“太宰”或“相”来作为总领百官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