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台山历来被佛教徒视为文殊师利菩萨住持显圣的道场,佛教奉五台山为文殊师利道场是有经典依据的。
2、据说,一次五台山设无遮大会,广行布施,有一个贫穷的老婆婆带着两个小孩和一条狗去讨斋饭,寺里的出家住持按人头分给三分食物,老婆婆说:我的狗也要一份。但前来乞讨的穷人太多了,住持担心不够分配,就没有给她。辣婆婆争辩道:众生平等,狗也应该得到一份。当大家都觉得这个老婆婆无理取闹时,她就剪下一缕头发留下,显现出文殊菩萨的真身,腾空而起,两个小孩子化为菩萨的而伺者,小狗化为青狮。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是文殊菩萨显灵教化众生,于是把菩萨的头发建塔供奉。
3、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为能斩断一切烦恼,劈开一切蒙昧,断除一切魔障的锋利宝剑。(文殊即手持智慧之剑)《华严经》中有佛说文殊在清凉山讲经说法,而五台山以气候清凉、地兼五顶,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的授意下,就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亦得名“清凉山”。
4、其实大家可能会纳闷,明明舞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在五台山大家听到的最多的是物业爷,这是怎么回事呢?
5、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山峰如刀削,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农民根本无法耕作。文殊菩萨见百姓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石”,五峰山立马变成了清凉世界。
6、这借来的清凉宝石原本是龙子龙女们驱暑歇凉之物,他们气愤不已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歇龙石”。却被文殊菩萨降服教化而留在此地。五个龙子各守五坐台顶,龙女化为台蘑(五台山特产的一种蘑菇)。
7、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这个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供于殿中。“五爷”也成了“广济龙王”,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化身。康熙帝赐了五爷一副龙袍和半副銮驾。
8、五爷庙又称万佛阁,或广济龙王庙,坐落在五台山寺庙集群区中心区。它承担着民间风调雨顺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平安吉祥的愿望。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它更亲近群众,这也是为什么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
9、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
10、于五台山示现的文殊菩萨,本来在百千劫前证悟佛道,号「龙种上如来」,为七佛之师,诸佛之母,唯其志行菩萨道,恆以智慧方便利乐众生,所以《胎藏经》说文殊「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