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是地壳硬质岩圈层就在那个深度。再向下温度升高岩石会逐渐变软。不容易发生断裂及错动。
2、因为是浅源,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3、相关部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km,东部地区为(13±6)km,西部为(18±8)km,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km。
4、不同地震震源深度不同。比如汶川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唐山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记得有一次好像台湾花莲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公里。
5、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6、地震可以发生在地表以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而绝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都是几十公里。根据震源深度,可以分为:
7、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8、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队利用川西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近场地震波确定了2008年汶川0级地震震源深度:166±0.49km
9、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
10、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