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中国的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的作品为我们揭露了那个动荡年代人们的迷茫,为我们述说了民族精神的变迁。那老舍为什么投湖?老舍是什么派的作家?老舍有哪些作品?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做出如下回答。
1、老舍主要是由于受到特殊年代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心中抑郁难平,从而投湖自尽。 1966年8月23日,老舍和其他28人被红卫兵押到北京文庙“斗争”,跪在焚烧京戏服装和道具的火堆前被毒打三小时。 8月24日夜,老舍在北京西城太平湖投水自杀,并不准留下他的骨灰。
2、老舍之死,主要基于三点精神心理原因,即大屈辱、大痛悔、大悲愤。屈辱感,来自外在政治强权十七年来之凌辱;痛悔感,来自对内在性格十七年来之自贱自辱的悔恨;悲愤感,来自对屈辱和痛悔交加而生的悲哀和愤怒之情。这种精神心理,是人生的失败感,掺杂着强烈的羞愧和丢脸之感,这是一种悔悟。
老舍是“京派”作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戏剧集》、《女店员》、《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