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候鸟有大雁、天鹅、燕子、白鹭、鹤、鹳等。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可以将候鸟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鸟类迁徙的途径是鸟类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经过的区域,决定鸟类迁徙途径的因素包括地表的地形、植被类型、天气、鸟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等。迁徙中的鸟一般会结成群体,在迁飞时有固定的队形。一般有“V”字形、一字形和封闭群。大型鸟类以及猛禽由于体形较大或由于性情凶猛天敌很少,常常在白昼迁徙,夜间休息。更多的候鸟,包括体形较小的食谷鸟类、涉禽、雁鸭类等,则多选择夜间迁徙。
候鸟有哪些(候鸟原来有这几种类型)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最早接触的关于候鸟的描述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通常只有在春季和夏季才能见到繁殖的家燕(Hirundorustica),繁殖结束后它们便带着当年出生小鸟开始往南方迁徙,在温暖的东南亚度过寒冷的冬季,待到气温回升,它们爱吃的蚊蝇开始滋生的春天,它们才开始成群结队地往北方的繁殖地迁徙。像家燕这样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沿着比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徙的鸟类便是通常所说的候鸟。
候鸟们每年南来北往的现象很早便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在22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便指出“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讲的便是每年的春分之后,大雁(Ansersp.)从遥远的南方飞回北方生养、繁殖,到了秋分之后又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去往温暖的南方的现象。此外,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大杜鹃(Cuculuscanorus);“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鹂(Orioluschinensis)、白鹭(Egrettagarzetta),也都是属于典型的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