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鳖(拉丁文名AcanthochitonSeuIschnochilon)属于多板纲中原始类型的贝类,它们的颜岩石一样,形状有点像陆地上的潮虫。通常呈卵圆形,扁平,两侧对称。贝壳由8块壳板覆瓦状排列而组成。贝壳有一圈外套膜,又称环带。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身体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或匍匐爬是海洋浮游生物重要组成之一。石鳖属于多板纲中原始类型的贝类,它的身体一般很小,中国常见的种类长度约2-3厘米。它的颜色和岩石一样,形状有点象陆地上的潮虫。石鳖的身体背面生长着覆瓦状排列的、由8个石灰质壳片形成的一组贝壳。
双神经纲,石鳖科。体背腹扁平,呈椭圆形,头部不明显。背部略隆起,有贝壳8块,呈覆瓦状排列。贝壳周围有一周外套膜,沟内有鳃着生。腹面平坦。足发达,呈块状,适于吸附和爬行。口位于前端腹面的吻中央,口腔内有齿舌,肛门位于足的后方。中国沿海均产。如刺石鳖,同科的有毛肤石鳖,双刻锉石鳖。
肉可食,但产量少,经济价值不大。石鳖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地的海里都有分布。通常生活在海水盐度正常的岩岸、或盐度较高的大洋底部,在有淡水流入的河口区很少;除了浅海岩石上生活的许多种类以外,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深海、有的种类附着在海藻或其他动物的身体上生活。故不适合人工养殖。
眼形隐板石鳖体蠕虫形,两端圆。壳板小,成体第1~4壳板相互连接,第5~8壳板分离;幼小个体8枚壳板都互相连接。在前3枚壳板的周围有1圈黑色的棘,黑棘之外又有1圈白色的棘,形如眼状。环带特别发达,浅黄色,第3~4壳板之间和第5壳板的位置上,各有1条黑色色带。鳃28对。生活在珊瑚礁间,见于中国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