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亨利效应是指控制组在与实验组竞争时,其表现往往会超出原有水平的现象。由海尼奇于1970年在评论一些比较电视教学与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时命名。名称源自一个故事。
1.约翰·亨利是一个传奇的美国黑人铁路工人。在一个实验中,为了评估打桩机的效率,于是建立了一个对照组。亨利被选为了控制组,但亨利知道自己是要与机器做比较,导致他超长发挥。一个铁钉打入木桩,一般工人需要抡3下锤子,而他只需要1下。因此他竟然赢了机器。但他也死于过于劳累。在新的东西引入被看成将危及职业、工资、地位或传统工作类型时最易发生。
2.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个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这天是他30岁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亨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他的好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
3.播音员描述的特征,与你毫不相差!”“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凶狠也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高贵和威严。就这样,凭着他是拿破仑的孙子这一“美丽的谎言”,30年后,他竟然成了议价大公司的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