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不管是多大的小孩子或者是年轻人过生日,都可称之为“寿星”。寿星名又叫老人星,南极老人,即船底座α星,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亮度仅次于天狼星的恒星,也是南极最亮的星。
寿星在夜空中能持续不断地发光,应了人寿长久的意愿,因此备受人们的欢迎,《警世通言》还中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更加让人们相信供奉这位神仙,可以让人们健康长寿。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是硕大无朋的脑门。这是山西永乐宫壁画,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
寿星的大脑门,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传说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
寿星,在中国古代,是指天上的“福、禄、寿”之后来,基于“人生七十稀”的理念,人们为了向老年人贺寿,就在老人年届七十后及寿诞时,称老人为“寿星”;再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喜庆,延伸了其概念,在为年轻人做生时,可称其为“小寿星”;这个称呼就没有年龄的限制了。
寿星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明朝小说《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古人作长寿老人的象征。常衬托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民间认为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