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绘画和书法看似不同,事实上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这应该就是书画同源。那么,书画同源的观点是谁提出的?书画同源为什么不先学画?书画同源为什么要提到河图洛书?现在就让小编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书画同源的观点是赵孟頫提出的。赵孟頫是我国元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及画家,“书画同源”中的“画”即是指文人画,文人画的表现形式讲究集诗句、书法、绘画、钤印于一体,以书入画,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无论是艺术语言还是作品意境都高于工匠画和院体画。
2、书画同源的观点最早由赵孟頫提出。赵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赵孟頫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大都,受元世祖赏识,授兵部郎中。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书画人,一般会写字的能够画画,但是画画的不一定能识字,所以不会先学画。中国画,与书法千丝万缕联系。皆为一枝笔与水墨成为,基础为同根,形式不同而已。书法讲运笔,绘画讲意境。两者下笔时,同时讲究一笔一画的神韵,就像习武之人练武时的一招一式中的运气,一进一退时的力道。运气、力道的缓急要掌控好,轻重要拿捏好,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手足并用,心神合一。这样,练出的功夫连贯性强,运气的节奏比较严谨。
因为书画同源的理论在最早期的呈现方式是《易·辞系》中的河图洛书。按照汉朝人的解释,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身有文如八卦,故而伏羲取法以画八卦。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文字,禹取法以作书。这就是早期绘画和书法的来源,而且在这里绘画又是早于书法出现的,摒弃了仓颉造字的认知,也是非常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