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老功臣,在其他功臣都没有善终的情况下,汤和还算好的。那么汤和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汤和有后人吗?汤和为什么没有封国公?关于这三个问题,你想知道答案吗,一起来看看吧。
1.汤和没有什么不好的下场,他在大明开国的功臣中,算是最好的一个了。他向朱元璋告老还乡,回到南京老家中养老,朱元璋起初还想要把汤和留在南京养老,甚至要给他收拾出一间宅子出来,这样汤和没事的时候还能进宫陪陪自己。但汤和却说他想要回老家种地,朱元璋即便不舍也只能答应了他。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裹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2.汤和最后是病死的,但也算是得以善终。而汤和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是因为他是个为人谨慎,豁达通透的人。他不像蓝玉那样自恃功高,居功自傲,也不像胡惟庸那样结党营私,百般算计,汤和的聪明在于他懂朱元璋,许多事情朱元璋还没开口,他就已经洞察到朱元璋的意图了。
汤和有五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佥事,随征云南,中途去世。少子汤醴,积功升至左军都督同知,征讨五开,死于军中。汤鼎之子汤晟,汤晟之子汤文瑜,都早逝,没能继承爵位。明英宗时,汤文瑜之子汤杰请求继承爵位,英宗竟以四十年之久没人继承为由,将爵位罢免。
朝廷的解释是,汤和打仗有功也有过,其过之一是在舟山海上遇挫,致两位将军阵亡。 但是,《明史》认为,汤和此次不得封公,真正的原因并非在此,而是为了他此前发过一次牢骚,让朱元璋耿耿于怀。当时,汤和苦守常州,与劲敌张士诚对垒。“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太祖闻之衔之。”到了大封功臣之时,朱元璋就给了汤和点眼色看看。八年以后,汤和终于被封信国公。朱元璋“犹数落其常州时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