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是益虫。如果“寿命”两字在昆虫中是指成虫生活的天数而言,那么蜉蝣是昆虫中最短命的。我国古代早有记载:“蜉蝣,……朝生暮死”。确实,多种蜉蝣成虫的寿命只有几小时,最长的寿命不过五星期。
蜉蝣的幼虫期生活在水里,要经过几次蜕皮(有些种类要蜕皮30次,长达3年之久)才变成成虫。蜉蝣成虫的身体柔软,能反光;触角短刺状;两对膜质翅膀休息时直立在背上;腹端有比身体显然长得多的3条尾毛;咀嚼式口器极度退化,有些根本没有口器。蜉蝣雌成虫的职能,专司繁殖。雌蜉蝣可以说是一部产卵机器,从它的胸部后方直到腹部末端,都是虫卵。蜉蝣的幼虫在水中会遇到无数敌害,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它们以多取胜,使种族得以繁衍。
蜉蝣的交尾在“婚飞”中进行。傍晚时刻,水面上常集聚着大群刚羽化的蜉蝣,在飞行中,一只雄虫会突然抓住一只雌虫进行交尾。交尾后,雌虫将卵产在水中。蜉蝣的卵生有一些细线,在水中这些盘着的细线伸开。有些细线尖端长有吸盘,可以使卵牢牢地固着在湖(河)底,有的细线和水生植物纠缠在一起,以便安身立命。
蜉蝣常常成群同时羽化,那些傍晚时扑向灯光死在室内的蜉蝣,是离开水面找不到产卵场所的“迷路者”,但是有些蜉蝣还是把卵产了出来。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卵的体积几乎与雌虫的腹部相等。蜉蝣产卵之后,次日,湖边岸上,到处都是它们的尸体。据说,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泊附近的城市,甚至要用卡车清除街道和桥梁上的蜉蝣尸体,不然路滑不能行车。霓虹灯能吸引蜉蝣飞来,为了不使虫尸积聚,傍晚只好停止使用。但是,蜉蝣不是害虫,它们的幼虫是鱼类的重要饵料,死蜉蝣也可以饲喂鱼类,或者施在田里,当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