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就是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与中原山地区的汉族服饰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公元前四世纪末,中原地区推行了胡服令。那么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胡服为什么能在唐朝流行?胡服为什么被废?现在就让小编来和你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一个引入胡服的人就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位服饰改革人,于公元前307年颁布了全员推行胡服骑射的法令。其实在这之前中原地区的服饰基本上都是宽大的汉服,衣服长度大多都超过膝盖,尤其是袖子宽大,即便是日常行走可能也会受到阻碍,而胡服则是完全相反的。
2、胡服最早是由春秋战国时的赵武灵王—赵雍引入中原的,因为当时赵国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都非常不好,常年深受战争威胁,加上赵武灵王继位之后,时局不稳,周边国家都想要攻打赵国,所以赵武灵王便下令让全员都推行胡服,并且学习骑射,相较于宽大的汉服更加便于行动。
因为李唐皇帝带有鲜卑族的血统,所以他们在处理同周边各族的关系上,能够视华、夷为一家,并推行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政策。各少数民族入居内地者增多,而唐代统治者也视夷狄为一家,大量任用胡人或胡人后裔为官甚至担任要职。他们为唐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胡化倾向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是骇于未见的常理使然。其次,是夷夏观念的惯性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中,夷夏之辨和春秋大义观念的影响很深,在夷夏之辨观念的熏陶下,以夏变夷才是正义,以夷变夏则为汉人所不耻。因此,历代中原正统君臣对胡俗侵染都明令抵制。宋代仍然继续发挥这种思想,宣和元年正月五日宋廷诏称,先王之法坏,胡乱中华,遂服胡服,习尚久矣,人不知耻,未之有禁,非用夏变夷之道。